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3章 增兵,添油

诚如陈沅泽所言,本次行动按照周仪松的设想,最大战役目标是要攻占额尔古纳河,乃至西面的乌尔匝河流域地区。

当然,若真的想达成上述目标,预计仅以现有第四集团军的兵力,是比较困难的,应该还需要有后续其他部队的增援才行。

对此,国防军的高级将领们自然是心中有数,也已有所筹划,只不过眼下还要先看第四集团军的进展情况,再做更进一步的安排。

按照周仪松等人的计划,如果一路顺利的话,第四集团军推进到呼伦贝尔最快也得小两个月的时日。

在事情有了大的眉目之前,其他大多数人只得先行等待,除了第一集团军这边。

担负着引来“万众瞩目”任务的第一集团军,已经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。

但是接下来,要继续让别人长时间的保持关注,就要难上许多了。

而第一集团军要做到的,更是要把这份“热度”一直持续到,第四集团军尽可能的逼近呼伦贝尔为止。

要在那么长的时间里,实现上述的难度确实很大,因此高贺等人打算调整原有的作战计划,把原本仅是一场大规模“佯动”的辽北会战,变成真正的攻略作战。

他们当然也很清楚战略上的主次关系,知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上峰不可能给第一集团军分配更多的资源。

并且像会战最初几天那样的消耗巨量弹药的打法,也是难以一直持续下去的。

于是,经过反复研究,高贺等人提出了一份新方案,即在不增加太多额外需求的前提下,将辽北会战的作战方式,由注重声势,调整为控制着强度下的真打。

因为最有效的吸引敌人的方法,就是把他打疼,而且是有分寸的疼,让敌方还能勉强的承受得住,不至于直接大踏步的逃走。

到了5月上旬,国防军高层正式接受了第一集团军的这个新议案,辽北会战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。

打法的改变,还带来了意料外的效果,就是对国防军前面的战术已经有所适应的沙俄守军,被突然打得有点发懵,连连败退,丢失了不少阵地。

这种情况的出现,不由得让高贺等人一时紧张了起来,生怕打得太狠了,把敌人打得又要脚底抹油,急忙命令前线各部控制着点力度。

好在他们担心的事情暂时没有发生,沙俄军队也在巩固住后面的防线后,逐渐稳下了阵脚,才让国防军的将领们松了口气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