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2章 出发,目标在正北方

周仪松把第四集团军出发的时间,定在了1903年5月1日。

大军主力部队的出发起点,则选在了广宁省赤峰府。

之所以选择在相对靠近后方的位置作为出发地,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封锁消息,以确保行动的隐蔽性。

同时在这个安全稳定的地域,也更有利于完成部队的集结。

新组建起来的第四集团军,总兵力超过240,000人,并配有1,300多门各式火炮。

除集团军直属部队以外,下属各部还包括,辖有第四十八、第四十九、第五十和第五十二师的,第十二军。

由第五十三、第五十四、第五十六和第五十七师组成的,第十三军。

编有第五十八、第五十九、第六十一和第六十二师的,第十四军。

以及,第五十五师、骑兵第五师、骑兵第六师和骑兵第八师等部。

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计划,第四集团军在从赤峰出发后,将一直朝着正北方的目标呼伦贝尔急进,力争用最小的动静和最短的时间,完成此次战略突袭。

具体的进军路线基本是一条绵延向北的直线,总长约1,000公里。

其中的开始阶段,从赤峰出发后行200多公里,将于巴林右翼旗西北方向穿越大兴安岭,进入蒙古高原的最东侧。

在此之后的行军里程,则全部都将在大兴安岭山脉的西侧,沿着高原的东缘完成,直到抵达开拉哩河畔的目标地。

此次行动,也将是自东方战争全面开始以后,国防军首次在内外蒙古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

在此前半年多的战事当中,交战中的华俄两军于东西两线皆展开了激战,却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在处于中间位置的蒙古地区投入过多的军力。

沙俄这边,或许是认为已经在蒙古各部中建立起了足够大的影响力,按此趋势发展便可以逐步吞噬消化掉这些地方。

因此,既然华夏没有在这些地区采取什么动作,那么沙俄也乐得维持现状,倒是避免了本就不宽裕的兵力,被进一步的分散。

至于华夏这边,并不是放弃了收复蒙古地区的打算,而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,暂时把这个方向放在了后面,还将这一地区分别纳入到了,东西两线的总体作战计划之中。

所以,在开战以后,国防军在与蒙古地区衔接的地带,仅投入了并不算多的军力,且多是小股部队。

在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