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0章 两千里路

周仪松提出的方略极是大胆,倒是很符合他以往一贯的作风。

这个方案若能得以成功的实施,的确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战略效果,对于加速击败敌军,缩短战争的进程,皆是极为有益。

只不过,将其落实的难度和风险也是极高的,不论如何恐怕都一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仅仅算一下这个计划中的征途,现下国防军已经占领的地方,距呼伦贝尔最近处也要有近千公里。

这两千里路的行程,不但距离是如此的遥远,而且所经之地多是峻岭和荒原,沿途还有许多地方势力割据的地盘,并非是一条坦途。

对于需要投入的力量而言,参与讨论此方案的将领们也多是认为充满了矛盾。

兵力少了,恐怕力量不足以在深入敌后的情况下站稳脚跟,反倒给了敌军加以围歼的机会。

兵力若是多了,进行这么长途的跋涉,后勤补给该如何保障,又如何能够藏匿行踪以达成突袭的效果。

包抄敌后可以造成重大的利好,同时又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,使得周仪松的这个计划被提出来后,就立刻引起了众将的热议。

而陈经恬则对此默不作声,放手让与会者进行深入的辩论和补充。

大家基本上都对采取包抄的设想,持赞同的态度,认为这确实是凭借我方兵力上的优势打破困局,防止沙俄军队以不断退却的方式来拖延战局的有效应对办法。

在此前提下,分歧主要出现在了,因实施的难度和风险而导致对目标地的选取之上。

反对周仪松方案的人,多是认为呼伦贝尔过于遥远,奔袭那里的未知风险太大,不如选择相对较近的目标。

于是便又出现了,从当前正面左翼辽河上游的科尔沁一带出发,绕击沙俄军后路的宽城子,和从右翼北进袭占敌军侧后的吉林,这两种新的方案。

这两个方案,皆抛弃了周仪松所提方案的战略性本质,而是把行动限制在了战役级别之内。

因此无论选择执行新方案中的哪一个,都势必要与第一集团军直接结合,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力量,自然得到了高贺等人的支持。

当然,两个新方案在降低了执行风险的同时,也不可能再产生周仪松原方案追求的效果和带来的巨大影响。

并且,由于已经降级为了战役级别,两个新方案皆将在敌军布防密度较大的地域内开展,也就很难达成突然性,成功的几率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