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十六章 热量炸弹

“我看着你吃就好了。”

面对满桌的热量炸弹,赵宥真咽了咽口水,艰难地吐出一句话。

四面墙壁是自50年代以来就未曾变更过的深棕色实木装潢,周遭尽是抑扬顿挫的长岛腔调,放置在备餐台的菜单是简单的黑白文字排列,每天的牛排售价都是由店员直接手写上去。向窗外望去,近处是威廉斯堡储蓄银行,远端是连接下东城与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大桥。

匆忙的侍者,喧哗的交谈,满足的欢笑,当然,还有面前一大盘正在滋滋往外渗出肉汁的上等牛前腰脊排,Porterhouse Steak。

这里,是纽约的躯干,布鲁克林的神髓,威廉斯堡的珍宝,德式饮食的巅峰。

纽约州第一牛排馆,彼得-鲁格。

于1887年由德裔美国人彼得-鲁格创立,他的侄子卡尔-鲁格出任主厨,牛排馆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随着德国的战败,威廉斯堡亦逐渐衰落,从一个徳裔日耳曼人社区逐渐转变为哈西德派犹太人为主的片区。由于洁食规定,新居民们拒绝消费彼得-鲁格牛排馆供应的牛后腿与猪肉培根,这也使得餐厅的生意一落千丈。

1950年,由于业绩下滑,彼得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将餐厅挂出拍卖,索尔-福尔曼和西摩-斯洛耶,两位在餐厅对面开设金属礼品厂的实业家,以美元的超低价格盘下店面。二人是彼得-鲁格牛排馆长达二十五年的忠实顾客,他们希望为逐渐式微的传统威廉斯堡文化保存最后的火种。福尔曼和斯洛耶没有改动任何传统,经典的油炸培根、德式薯条、莱蒙派,当然还有最着名的优质腰肉牛排,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。

正是这份对传统美味的坚持,让彼得-鲁格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第一牛排馆。

此时此刻,彼得-鲁格的全部精髓,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赵宥真眼前。

一碟小的黄油盘托底,将盛满牛腰肉的餐盘拱起一个弧度,从肉里渗出的所有丰腴汁水,都朝一个方向流去,兀自冒着气泡,发出令人心情愉悦的沸腾声响。所有热爱牛排的食客都知道,在真正会做牛排的店,如果端出来的餐盘没有烫到必须用餐巾包裹才能勉强把握,那就绝对不是最佳的风味。

“女士优先?”

更像屠夫,而不是服务生的络腮胡男侍者询问道。

“我不用了。”

“最大块的。”

二人同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